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 > 孵化项目

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现状

(一)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日渐完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着力建设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科技园结合国家、社会及学校要求,本着服务学校师生、服务园区企业、服务社会,扩大学校和园区的影响,不断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基本健全,规模不断扩大、能力显著增强、成效充分彰显,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基本成为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规划布局落实,硬件条件持续改善孵化绩效显著,新动能不断汇聚服务创新提升,从业人员专业保障平台品牌稳步升级,拓展社会服务职能。科技园先后被江西省科技厅、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江西省小微企业创业园”和“南昌市小微企业创业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南工智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二)社会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出台制定了《南昌工程学院实验室对外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文件,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对学校所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进行开放共享统一管理,共开展规模型以上对外社会服务项目14项,项目资金收入共计77482.00元,社会服务人数和实验数近万人次。制订了《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启动了学校教职工横向科研项目服务工作,累计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21件。显著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三)科学研究实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国家级项目105项、省部级项目930项,累计科研经费3.9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620项;发表学术论文3050篇,其中SCI/EI期刊检索论文473篇;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其中,获得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

(四)社会服务意识明显提升

学校大力开展科技帮扶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响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在水环境生态监测、河道污水治理、智能光纤技术、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社会服务经费7000余万元;积极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对口支援以及“优环境、降成本”的精准帮扶工作;与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华赣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承担鹰潭市“专家帮扶顾问团”团长单位,积极开展科技精准帮扶活动, 着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效果显著, 多年来,鹰潭团联系专家40余名,走访企业50家,解决技术难题及需求80余个。

(五)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十三五”期间南工智创空间入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有24家,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电子专题设计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智能车赛获得华东赛区等比比赛中多次获奖,形成一股学生创新创业热潮。2019年,园区创新创业导师邱家海指导的项目《花脸——引领刷脸支付新时代》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组金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科技园等高水平社会服务平台仍显不足

“十三五”期间,我校虽已取得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众创空间及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等国家社会服务平台的突破,但其他科研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动力不足、依托学科单一,要实现更多高水平社会服务平台的提升任重道远

(二)开展对外服务的学院数或实验室数整体较少

开展对外服务的学院和实验室主要集中于若干工科性质的学院实验室,多数学院在对外服务上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整体社会服务项目较少,社会服务主要集中于实验室场地租赁,而在仪器设备上的对外社会服务明显较少。

(三)现行社会服务政策制度导向不够清晰、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现行的科研考核和成果评价方式,整体上形成了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转化的氛围;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不足以刺激教师积极性,面向产学研应用的动力普遍不足;科技成果使用和处置程序复杂、不连贯,往往导致时效丧失。

对科技成果管理主要集中在对成果的获取环节,没有贯穿于从成果创造、保护和运用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由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制度设计、流程管理、运用实施、使用处置、人员培训到创新整合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组成的系统性管理体系。

(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管理和服务能力不强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起步较晚,缺乏专业从业人员和提供有效信息化的公共服务平台,难以适应新常态下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有效开展。

三、“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工作规划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牢固确立服务需求导向,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为目标,用开放联动机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社会服务工作提速增量、提质增效,为建设服务江西发展的高水平水利电力特色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校以立足南昌,面向全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地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增强学校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高等学校的各种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向社会开放力度,与社会共享资源,成为服务地方资源中心;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宗旨,突出应用型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1.大学科技园社会服务量质跨变

大学科技园到2025年,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完善多类型、多层次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形成横向项目、成果转化、资产经营“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平台。具体目标为:到2025年,在孵企业120家,科技企业达9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加速企业10家;其中30%以上的在孵企业拥有自主发明专利; 50%以上的企业在技术、成果和人才等方面与依托高校有实质性联系。年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2400人次以上,综合培训1000人次以上,培育创客200人。科技园及园内企业年均创造就业机会1800个。科技园在瑶湖校区和彭桥校区内的苗圃、孵化、加速场地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构建“科技园+”资源网络,加强科技园与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2.校地、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融合

提供一流科技服务,是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在全面建设“六个江西”中,积极融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计划和赣粤大运河建设,在人才培训、智力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对接寻乌县开展帮扶工作,助推企业协同创新和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大校企深度合作力度。探索全程化和前置化的协同创新机制,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创新需求。主动推介我校特色研究成果,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

3.学校产学研体系渐趋完善

围绕学校“十四五”总体发展目标,以“更名升大”为首要任务,发挥学校学科与科技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通过课题研究、科技服务、产学合作、创业实训等方式,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能力,提升学校的社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力。基本建成能较好满足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功能与层次比较齐全,管理科学、体制规范、手段先进的实验室体系,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孵化集聚区建设,构建开放协同的创业孵化生态。

4.实验室对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包括水资源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室、电网智能量测与控制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等重点实验平台建设,添置先进分析测试仪器设备,为我校实验室对外社会服务全力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保障支持。继续加强对原有实验室社会服务平台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这些实验室平台的社会服务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对实验室社会服务开放共享进行规范化、流程化、智能化、科化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开放共享,拓展实验室功能,逐步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领域,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对外社会服务活动。

(三)主要举措

1.推动改革创新,促进大学科技园等服务平台持续发展

继续推动科技园管理公司转制,开展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园探索政府采购、市场化服务及创业投资相结合的多维运营模式,鼓励孵化模式创新,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引导科技园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政府采购服务、场地租金、增值服务和股权投资收益相结合的多元收入模式。探索建立毕业企业反哺机制,引导毕业企业通过捐赠、设立种子基金、担任创业导师、共建服务平台等方式反哺科技园。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探索促进创业资源整合、提升专业服务和投融资链接能力的新路径、新模式。

2.提升服务质量,带动社会服务精益发展

以创业者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创业导师”制度和职业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扩大科技园与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开放化的服务机制,扩大创业服务供给,提升增值服务水平。扩大创业导师队伍。聘请天使投资人、企业家、成功创业者、技术专家、行业专家等担任创业导师,形成专业化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性、实践性辅导服务。鼓励创业导师与被辅导企业形成投资关系,建立创业者与创业导师共赢机制。选拔优秀人才成为专职创业辅导师,加强创业辅导师培养,强化创业辅导师在创业孵化工作中的作用,打造一支精干的创业辅导师队伍。以创业者需求为导向提升增值服务能力。围绕创业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高附加值服务。强化科技园与知识产权、法律、会计、咨询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合作,提升孵化服务综合能力。

3.促进开放协同,加速社会服务生态建设

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科技园开放发展水平,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强化市场化资源整合链接能力,整合各类创业要素。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孵化集聚区建设,构建开放协同的创业孵化生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自建或依托公共创新创业云服务平台,实现技术成果、信息数据、创新人才、投融资服务等资源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强化科技园资源整合链接功能。完善科技园与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和主体对接机制,深化科技园与各类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构建“科技园+”资源网络。加强科技园与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对接,链接创新源头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立足区域特色,实施优势品牌打造工程

瞄准国家和省域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主动与政府和行业协会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创新中心,加快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水利电力特色优势,整合资源开展有组织的协同创新,打造社会服务品牌。

5.科研管理完善,落实项目管理办法

力争在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办法、学科人才培养、学科设备采购管理及学科经费申报使用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的指导和管理。构建规范的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学科带头人及方向负责人遴选和管理办法,保证学科队伍在稳定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职责任务分工明确,能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开展协调、高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效,定期评估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仪器设备的保管和使用,做到“坚持制度,责任到人”。 充分依托学校的人才技术力量和实验室平台,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利用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等模式,加强横向课题研究合作,为社会企业和科研单位等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6.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十四五”期间,高效优化整合学校资源,深入挖掘校内创新资源,力争完善生态水利、土木建筑、软件工程、机电工程、文化创意等五个专业技术孵化基地,着力打造校企“资源整合平台”,为学校和科研人员和科技型企业,社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以及科技园园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科技人才、研发设备等平台创新资源支持,提供优质高效、系统化、专业化的全方位服务,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实现。面向社会搭建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解决问题、相互支撑、互利共赢的服务平台。

7.加强制度建设,实施社会服务人才培育

以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第一,制定相关考评教师科研人员参与社会服务的政策,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人员,在职位晋升和岗位调整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第二,教师和科研人员收益的分配原则按照参与社会服务取得的成效来分配。比如技术入股,创办实体企业等,可自主分配收益。第三,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为参与社会服务的相关人员提供充足的资金、设施、信息等资源。

8.产学研用结合,实施成果转移转化行动

尝试成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需求导向,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构建科技成果市场化运营体系。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知市场的复合型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人才。

9.提升服务能力,深化社会服务组织化程度

紧密结合江西优势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链高度契合的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百博进百企科技特派员博士工作站等服务活动。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实施精准服务、精准对接、打造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的水平和成效。深化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团队进点的三级联动模式,坚持双对接,双促进,推动形成大学、城市、产业共生共荣的良好格局。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社会服务配套保障措施

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各部门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等措施,确保社会服务工作高效运行;对学校设立的社会服务经费,专款专用,讲究实效,营造良好的有利于人才大显身手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加强社会服务的专门机构及队伍建设

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尝试建立社会服务中心,由专人负责,加强对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规划和统筹管理全校的社会服务工作。

大力培养既能科学研究又能市场营销的人才,组建一支专业性强、服务意识强的专职队伍。选用有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对学校科研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够驾驭市场,掌握市场的变化动向,及时根据市场做出反应的人才。通过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归纳整理出指导学校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依据,使科研成果能及时高效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加强社会服务信息及设施保障

加大基础性、开放性学术资源数据库开放共享程度,实现图书文献、科研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为我校及校外科研人员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优化资源配置与开放共享,拓展实验室功能,逐步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领域,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对外社会服务活动。

4.加强社会服务氛围营造

加强对外社会服务的宣传和引导,开展相关服务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主动服务社会。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参加学术会议对外宣传学校科研优势,及时发布企业科技需求信息和学校的研究成果,组织校企洽谈会,推广学校科研成果,营造社会服务氛围。

 

 



地址:北京东路59号(彭桥校区) 邮编:330029 南昌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版权所有
网站开发开南昌工程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3 www.NIT.edu.cn All Right Reserved 管理员信箱:jszc@nit.edu.cn
技术支持:云端科技